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1-7
今天分享一篇由美國國立研究院癌癥研究中心發表于MolecularCell(IF=14.5,Q1)的轉錄組+蛋白組機制研究。研究標題:hRpn13通過表觀遺傳因子HDAC8、PADI4和轉錄因子NF-kBp50塑造蛋白質組和轉錄組。癌癥治療的突破往往來自對細胞內關鍵機制的重新審視。hRpn13,這一傳統上被認為是蛋白酶體底物受體的蛋白,近年來卻展現出更多維的生物學功能。除了參與蛋白質降解,它還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這些發現為靶向hRpn13的抗癌治療提供了新的思...
1-7
蛋白質翻譯后修飾(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TM)是細胞調控的重要機制,分別通過添加、去除或更換不同的化學基團來調節蛋白質的性質。常見的PTM包括: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其中糖基化是生理和病理細胞功能的關鍵,參與許多關鍵的生物學過程,包括細胞粘附、分子運輸和清除、受體激活、信號轉導和內吞作用。根據蛋白質糖基化發生的氨基酸殘基可以分為N-連接、O-連接和C-連接的糖基化修飾。其中O-GlcNAcylation是一種特定的...
1-7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免疫原性癌癥治療中效果顯zhu,但對免疫“冷漠”型癌癥效果有限,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TNBC)。化療誘導的細胞焦亡是冷腫瘤轉熱的關鍵,但機制尚不清楚。TNBC常表現出高水平的內質網(ER)應激反應,其中IRE1α是ER應激傳感器,可減輕ER蛋白質負荷。深入探究這些機制可能為開發更有效的免疫治療策略提供新線索和靶點。本研究shou次揭示了IRE1α在TNBC中通過RIDD途徑沉默紫杉烷誘導的dsRNA,影響NLRP3介導的細胞焦亡。抑制IRE1α可...
1-7
今天分享一篇由荷蘭烏德勒支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團隊聯合發表于GenomeMedicine(IF=10.4,Q1)的多中心臨床人群蛋白組+代謝組研究。研究標題:整合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以確定心力衰竭和心房顫動的新型藥物靶點。在心臟疾病的研究中,代謝紊亂是常見的病理特點之一。近期一項基因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Randomisation,MR)研究,揭示了與心臟疾病相關的35種血漿代謝物,并成功關聯了38種可藥物靶向的蛋白質,為心臟疾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圖2說明...
12-31
研究背景:細胞不斷感知和響應微環境中的生化和生物力學變化,需要動態代謝適應。細胞外基質(ECM)硬化是癌癥侵襲性的標志,而基質剝離下的生存也與不良預后相關。細胞通過整合素共軛結合的焦點附著斑(FAs)感知ECM的物理特性,影響細胞遷移、分化和存活。由于組織纖維化和ECM硬化與腫瘤預后不良相關,通過膠原蛋白消耗或賴氨酸氧化酶(LOX)抑制或藥物改變細胞機械轉導來抑制ECM硬化已成為癌癥治療的有希望的選擇。腫瘤細胞如何在堅硬的基質上獲得生長優勢,而在基質脫離時抵抗失巢凋亡死亡仍然...
12-31
各位讀者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在國自然熱點糖酵解和代謝重編程的基礎上結合了包括蛋白質組和代謝組在內的多組學分析進行研究的高分文章,是由國外研究團隊2024年11月4日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的,題為“PTPRKregulatesglycolysisanddenovolipogenesistopromotehepatocytemetabolicreprogramminginobesity”。揭示了PTPRK在調節肥胖肝糖酵解、脂質代謝和腫瘤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2-11
大鼠是研究聽覺系統常用的動物模型,但由于聽泡位置較深,毗鄰結構關系復雜,從而限制了它在聽覺研究中的應用。本文介紹一種方便的聽泡取材方法。1.成年SD大鼠,腹腔麻醉;2.將大鼠置于冠狀位,去除顱頂軟組織;3.剪除顱頂,充分顯露腦組織;4.移除腦組織;5.暴露顳骨巖部;6.從顳骨巖部剪下含有聽泡的組織結構;7.去除附著在聽泡上面的肌肉組織。上海達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上海長江軟件園,公司目前具備較好的生物學、醫學技術服務平臺,能夠為廣大客戶提供醫學科研樣本檢測、合作研究、開發...